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
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,分别是
之、乎、者、也、
因、其、所、与、
而、且、乃、于、
若、为,则、何、以、焉!
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:
一、之
(一)代词
1.第三人称代词:他、她、它(们)。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。
例:(1)太后盛气而揖之。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
(2)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!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(3)然语之,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。(《与妻书》)
2.指示代词:这,此。
例: (1)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(2)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(3)之二虫又何知!(《逍遥游》)
(二)助词
1.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的”,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。
例: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